欢迎来到星月爱生活!

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(:二十四节气及其名称)

2023-12-06 13:47:42 投稿人 : 双枪 围观 : 0 评论

立春——雨水——惊蛰——春分——清明

小满——芒种——夏至——小暑

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(:二十四节气及其名称)

大暑——立秋——处暑——白露——秋分

寒露——霜降——立冬——小雪——大雪

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(:二十四节气及其名称)

冬至——小寒——大寒

立春:

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(:二十四节气及其名称)

立春是农历中的第一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2月3日或4日,标志着春季的开始。立春之时,天气渐暖,阳光渐长,大地开始复苏,草木开始抽芽,春回大地。

雨水:

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2月18日或19日。在这个时候,气温逐渐升高,天气湿润,降水增多,雨水滋润着土地,为春耕播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

惊蛰:

惊蛰是指蛰伏的昆虫被惊醒的时刻,一般为每年的3月5日或6日。这个时候,温度逐渐回升,昆虫苏醒,春雷开始隆隆作响,表示春天真正来临。

春分:

春分是农历的第四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。在这一天,昼夜平分,白天黑夜时间相等,气温适宜,万物复苏,农作物开始长势良好。

清明:

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,通常为每年的4月4日或5日。此时气温回暖,大地上的雨水洗去了冬天的尘埃,清明时节,人们会祭拜祖先,扫墓,祈求祖先的庇佑和安宁。

小满:

小满是指作物开始结实,温度逐渐升高,但尚未达到盛夏的高温。一般为每年的5月19日或20日。此时正值五月初夏,农民们开始忙着收割五谷杂粮。

芒种:

芒种是指麦类作物开始成熟,稻谷抽穗,一般为每年的6月4日或5日。此时气温逐渐上升,农作物开始丰收,是一个农民们最为忙碌的季节。

夏至:

夏至是农历年的第10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6月20日或21日。夏至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最南,昼长夜短,代表着夏季的正式开始。

小暑:

小暑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7月6日或7日。此时温度持续升高,气候炎热,人们也正式进入到炎热的夏天。

大暑:

大暑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。这时气温最高,阳光最强烈,大地上的作物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来生长。

立秋:

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8月7日或8日。立秋时农作物开始成熟,天气逐渐转凉,阳光渐短,意味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到来。

处暑:

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。此时气温开始下降,炎热的夏季即将结束,人们逐渐从夏天的疲惫中恢复过来。

白露:

白露是指天气凉爽,地面上的露水开始增多,一般为每年的9月7日或8日。此时秋高气爽,白天温暖而夜晚凉爽,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季的气息。

秋分:

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。在这一天,昼夜平分,天地间的阴阳力量达到平衡,人们开始庆祝丰收的到来。

寒露:

寒露是指天气转凉,露水凝结成霜,一般为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。在这个时候,秋天的寒意逐渐加重,人们开始添衣保暖。

霜降:

霜降是秋季的第八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。此时,气温进一步下降,地面上的霜开始出现,是秋季进入深秋的标志。

立冬:

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。立冬时气温降至最低,昼短夜长,农民开始为冬季做准备。

小雪:

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。此时温度继续降低,天气寒冷,初雪即将降临,人们开始感受到冬季的寒冷。

大雪:

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。此时气温更低,雪量逐渐增加,大雪将冬季的寒冷推向了高峰。

冬至:

冬至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。这是一年中最短的白昼,太阳的高度最低,意味着冬季正式开始。

小寒:

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1月5日或6日。小寒时天气寒冷,冷空气逐渐加强,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之一。

大寒:

大寒是冬季的第六个节气,一般为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。此时天气寒冷到了极点,是一年中的寒冷中心。人们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。以上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,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特点。随着每个节气的到来,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也都发生着相应的变化。这些节气不仅标志着时间的流转,更蕴含着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与感恩。

相关文章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
   
验证码: